博客归来2

May 11,2025 博客

road-in-forest

2025511日 拍摄于黄昏的浙大紫金港校园。正如那句老话,道路是曲折的,前景是光明的。

这个博客已经开通了很久,眼尖的朋友可能已经发现博客最近发生了重大改版。

是的,近期我用 Flask 重写了本博客,替代用了好些年的Typecho。想想从大学时候写博客,用的wordpress,后续换到更轻量的typecho,其实都不算满意,有一种无法完全彻底掌握和定制的感觉。很多人在用github或者其它静态页面工具搭建站点,但我一直希望能自己写一套博客系统,而且必须用Python写,必须是动态的。

甚至很久之前就写好了前台相关的后端服务,用semantic-ui写出了一部分的页面。后来卡壳就停下了,不知道markdown的显示效果为什么这么差,不知道后端的文章编辑器该如何下手,以及各种想想都头大的问题。

后来,我甚至粗略看了Vue、认真学了React相关的课程,但还是不得其门而入。前端就像一头猛虎拦住了去路。

今年春天,忽然想起来要抛弃一切胡思乱想,就用传统的Bootstrap,服务端渲染,加一点jquery,应该就能满足这个博客系统的要求了。

说干就干,看了1个小时的bootstrap视频学习网站布局,然后开始动手,将原来的前端代码全部删除,用bootstrap搭出一个现在流行的极简样式。居然没有那么复杂。

3月下旬开始,一写就停不下来了:周末写、熬夜写、工作日的午休时间写。写完前台写后台,写完后端写前端,整完了代码整自动化发布。把原计划要读的书都搁置了,全部的休息时间用来写代码。期间还发生了家里homelab主服务器sd卡损坏,备份不完整导致PostgreSQL 数据只能回滚到4个月前的事情,把许多重要服务做了紧急迁移恢复。

一路上,遇到许多之前没考虑到问题,也用一些奇思妙想解决了奇怪的问题,有时候做梦都在写。当然,AI在这个过程中也助力不少,虽然没有用copilot,但对于拿不准的前端问题,问AI的话,往往有不错的效果。

终于,五一劳动节期间,将新版本的博客系统推出了。

当然,这套系统不论是用户测体验,还是管理后台功能,或是代码质量与性能,都还有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。这次先发布初版,后续慢慢优化。

重要的是内容,博客已经停更很久了。主要原因是当我切换到Joplin笔记软件后,体验非常舒适,许多笔记我都记录在上面了,但是由于对原来的博客系统不是很喜欢,也就没有继续整理发表的心情了。这次一定要坚持下去,近期争取每周发表一篇,以后也要至少每月1篇。自研的这套博客系统会给我持续更新下去的动力

虽然,我没有成为全栈工程师的野心,对前端依旧没有多少兴趣,但是掌握一些前端才能具备开发完整产品的能力。因此,这个博客,就是我的第一个作品。

或许博客这种载体已经过时了,但是,就像我homelab上自建的笔记、RSS、即时通讯、开发套件、影音服务一样,要做自己信息的主人,特立独行,不要被时代潮流里过剩的信息淹没。

2014年的 博客归来 是一次重大的变化,那次换了域名和开源系统。这次将文章写在自己的代码上,要更长久的坚持下去。

博观而约取,厚积而薄发, 勉之!

total 0 comments